文章主题:中国工程院杨秀敏院士将出席2018第二届中国(郑州)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
w151262 | 1 楼 |
![]()
|
发信人: w151262, 信区: 城市规划 标 题: Re: 中国工程院杨秀敏院士将出席2018第二届中国(郑州)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 发信站: 同济之声 BBS站 (2018/4/11 14:36:31) 特邀嘉宾中国工程院杨秀敏院士将出席2018第二届中国(郑州)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 杨秀敏院士简介 194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现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先后在总参工程兵三所、四所工作。主要从事武器爆炸破坏效应及工程防护对策的研究工作。多次参加核爆炸现场试验。 上世纪70、80年代,将郑哲敏院士提出的流体弹塑性模型应用于触地核爆炸的理论分析,率先完成了爆炸成坑及地运动规律的二维数值模拟计算。 上世纪90年代后,致力于常规制导弹头击中目标后的爆炸冲击近区破坏效应研究。带领博士生编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爆炸冲击数值计算机软件包,建立了武器破坏效应三维数值仿真平台,完成了多弹重复打击安全防护层厚度等系列关键课题研究,为编制新版工程设计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自参加工作以来,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等。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现为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学部常委。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2006—2010年,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第七届主席团成员学部主任、学部常委。 2000—2004年,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第四、五届学部常委。 出席会议 2015年 出席“安全与防护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委员会2015年会议”。 担任“第六届全国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学术研讨会”顾问委员会委员。 出席“瞬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换届暨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担任“第五届中俄矿山深部开采岩石动力学高层论坛”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4年 出席“第194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并作报告《城镇化-地下空间-侵爆效应》。 担任“第四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大会顾问。 出席“城市岩土工程前沿论坛”,并作报告《常规武器侵爆效应数值模拟》。 2013年 出席“第九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常规武器破坏效应及其防护》。 担任“第三届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作报告《数值模拟效果与介质物态描述之间的关系》。 担任“2013 年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指导委员会委员。 担任“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专家。 出席“第二届全国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学术研讨会”并代表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致辞。 做客新华网录制《两院院士谈强军》栏目。 参加“气浮车项目研讨会”。 2012年 受访《解放军报》。 出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并作报告《数值模拟技术在岩土动力学领域的应用》。 出席“第二届全国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学术研讨会”。 2011年 出席“第十二届战斗部与毁伤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并作特邀报告。 出席“2011年度全国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并致开幕辞及报告。 2010年 出席“北京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并致欢迎辞。 2009年 与吕志涛院士共同发起首届“全国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该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主要针对建筑物等工程结构安全与抗震防灾能力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2008年 担任“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顾问。 2007年 出席“土木工程院士、专家系列讲座”,并作报告《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防护工程》。 2018第二届中国(郑州)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将于4月26-27日在郑州市高新区光华大酒店召开。本次峰会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助推地铁产业走出去,峰会主题围绕“深化轨道交通建设,助力地铁智能发展”展开,并邀请业内科研机构、学术单位等著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商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大计。现诚邀轨道交通各界领导和代表莅临大会! 专家投稿、企业演讲、产品展示、资料袋广告、会刊彩页广告、易拉宝广告广告、参会请联系秘书处: 联系人:吴自洋 电话:18538706750 邮箱:843250026@qq.com 网站:www.mciczz.com -- ※ 来源:·同济之声 BBS站 http://www.tjubbs.net |
返回顶部 |